湘潭县
湘潭县
好想让时间定格,从此与这青山绿水长相厮守。
初秋,天空如境,阳光正好,慵懒的白云从头顶飘过,一群想逃离喧嚣的城里人开始美好的一天。
通往石鼓的路有点晕晕绕绕,不过不妨碍大家的说笑。及至铜梁湖,车内安静下来,一片朗阔的天地从眼前铺开。远山朦胧,像是画中的淡墨。近处山青翠流动,和水光玉潋的湖默默传情。路边的格桑花很是明艳,热热闹闹地开着。
湖边有一片湿地,牛儿正悠哉游哉吃青草。当地人挑着满箩筐的稻谷在窄窄的田埂走,他们步履轻松、平稳。相比城里,这里的时光似乎很慢很慢……“咔嚓咔嚓”大伙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这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连同这慢悠悠时光通通被我们装进镜头。
石鼓早已耳闻,来时便臆想过它的种种风情,如今亲临此境,更生一种亲近之感。
到达海拔600多米的顶峰村(石鼓一个在山顶的村庄,故名顶峰),已是中午。山上的柴火饭菜原汁原味,在城里天天嚷着减肥的人都忍不住多吃了一两碗。饭后,大伙心心念念的溯溪开始。
顶峰村庄下有一个大峡谷,没人给它取过名,暂且叫顶峰大峡谷吧。峡谷里有一条小溪,也没名。大伙一路行走,一路叽叽喳喳,今天的无名溪有点热闹。午后的山谷,阳光已挤不进来,偶尔在树叶和石头上投下几块光斑,于是山间便添了几分清凉。山雀纤细有力的爪,牢牢勾着摇曳的灌木,随着一起动,那么优雅安静。
溪水不深,清澈见底,看见指甲长短的鱼儿在游动。搬开石头,还可捉得些通体透明的小蟹。儿时我也抓过这种蟹,拿回家煮了,味道极其鲜美,可以连壳一起吃,特别补钙。走了约莫10多分钟,遇一农家大婶捞鱼,动作娴熟老练,捞网不大,收获不小。一姐妹也想试试,却只捞上点树叶、泥土,她一个劲地吐槽手气太背,大伙都乐了。
小溪人迹罕至,行走并不顺当,石头上有些长了青苔,尽管大家分外小心,山涧里还是不时传出滑倒尖叫的声音。
溪边植被繁茂,生长着许多不知名的藤蔓荆棘,很不友好地挡住我们的脚步,偶尔会有一只蜘蛛挂在上面,一有风吹草动,便弃网溜了,这身手比人敏捷得多。
在一平整大石头旁,我想坐下休息片刻,却不知是与一群蚱蜢抢地盘,它们在我周身弹跳,溅到皮肤上微微痛。
行至龙潭,见到一股小瀑布,约有10米高,水流不算大,自顾自地倾泻而下,水花跳动着,似一朵朵晶莹的白梅。潭中水微微泛点青绿。潭右边是石壁,挂着一些突兀的石头,这是一个绝佳的拍摄点。
我、晋子、亦思、丛丛四大美女于是各种pose,直到金海和加贝仙两位摄影大师眼睛里流露出“够了”我们才撤兵。
我们需从潭边的石壁攀岩而上,石壁很陡,幸亏固定了绳索,抓住绳索,突然觉得自己像猴子一般灵活,噔噔几下就上去了,看下面有些人步步小心的样子,心里暗自得意。
陈教授年龄比我们稍大,快50了,笑的时候眼睛、眉毛都是弯的,有点迷人。我以为她攀岩会很慢,其实是老驴友,动作比我还麻溜。我想,等到我50岁也要像她那样才好。
大约走了两个小时,一阵微风拂过,空气里流淌着一股甜味,突然有人尖叫:“快看,曹家坳瀑布!”此处正是小溪的源头,只见一条几十米高的白练挂在绝壁,曼舞轻柔,从容而下,整个山谷灵动飘逸起来。
外面的瀑布奔腾咆哮,以气势夺人,而曹家坳瀑布恬静柔软,让人沉醉。此时,山顶有一抹金色的夕阳,正慷慨地往大家身上漫。
我们回到顶峰,顶峰有几处向阳的山坡,野栗子到处都是,小时候常跑山上去摘这些刺毛团,一般先穿着鞋将刺毛踩软些。然后再手剥,但总免不了被蜇到手指。这样的小伤口,让人快乐。大山以这样的方式纪念我。
夜晚,我们宿在顶峰的民居,月色朦胧迷人,偶尔听到羊儿回家的脚步声。天越来越黑,黑得纯粹,星星越来越多,越来越清晰,城里的霓虹灯带来了繁华,却挡住了星月的清辉,何曾有这样的天空。我跑到山尖尖,躺在草地上,任月光在身上流淌,任时光在指尖溜走。
好想让时间定格,从此与这青山绿水长相厮守。
—End—
作者简介:一默堂主,山里娃,爱好书法、旅行,喜欢折腾,时常活在自己的风花雪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