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龙山大杰寺位于湘潭县中路铺镇柱塘五龙山,距县城易俗河镇二十四公里,历史上属湘潭地区的四大名刹之一,现为我省重点寺院,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据《六修大杰寺碑》载,大杰寺始建于明代崇祯五年(1632年),初祖慧庵出家湖北武当,结庐五龙山,因其修持精进,道法巍巍,故感动衡阳桂王、长沙吉王(明朝亲宗第七子)欣然护持,捐资兴建观音、玄帝、关岳三层正殿,又赐“护国佑民”匾额及香田三百亩,清乾隆至同治年间,几度増修,建有东林僧寮、西林禅院,共有大小房屋一百二十余间,大跃进时,古寺被毁劫一空,改为林场。
1995年,由晓忏法师筹资重建大雄宝殿,1997年唯静法师接过弘法之棒,増建了三门、放生池、天王殿、钟鼓楼、念佛堂、斋堂、厨房、玄帝殿、寿佛殿、文化长廊、进山马路、万佛殿、藏经楼等,累计投资五千多万元,终致禅林笏立、飞檐斗拱,金碧辉煌,成为湖南省规模较大的寺院。2008年,由我市民宗局和旅游局联合授牌为“湘潭市宗教文化旅游示范点”。重新修复的大杰寺 ,占地面积八十多亩,建筑面积三万多平方。寺向坐北朝南,中轴线上共有五进,即三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寿佛殿、万佛殿。东边建有客堂、斋堂、香积厨、念佛堂、龙山诗社、茶楼等。西边建有有禅堂、祖堂、僧房、法务流通处、龙山学苑等。
本寺历代人文荟萃,高僧辈出,黎培敬系湘潭县人,曾任清代贵州布政使、江苏巡抚,年青时常在此读书学佛。其子黎承礼也学至翰林,并为寺撰写碑文一块,至今犹从。清光绪年间,齐白石、王仲言等七人在此成立“龙山诗社”,公推齐白石为社长,春秋会于此寺,吟诗酬唱,儒僧论禅,数日不散。龙山诗社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文人墨客的呼吁下,已于2005年9月恢复,至今,时有一些诗书画家常来寺中吟诗作对,泼墨题辞。这是一所容宗教与文化艺术于一体的佛教圣地,它耸立于湘潭的南部,与彭德怀纪念馆、白石故居、黎氏八俊故居、晓霞山风景区、尹氏宗祠形成一条旅游专线,成为湘潭地区独特的人文圣景,吸引着四方游人香客,络绎不绝,留连忘返。
大杰寺坐落于五龙山,称为五龙捧圣,因此历史上自明朝建寺以来,每逢农历二月十九就有各地信众组织十几条龙灯来寺为观音菩萨庆寿。宗教政策落实后、寺院得到恢复,当地信众依然自发的组织来寺舞观音灯。为了助推市、县全域旅游发展,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二年来,由中路铺政府主办、大杰寺承办的“书香中路铺,古韵五龙山”龙文化节,前来观摩活动的游人香客人山人海,盛况空前。
资料来源:五龙山大杰寺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