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艺精品>抗击疫情主题美术作品征集活动

抗击疫情主题美术作品征集活动

新冠肺炎疫情自爆发以来,牵动全国人民的心。抗击疫情主题美术作品征集活动,号召美术爱好者用画笔讴歌战“疫”英雄,礼赞战“疫”事迹,用艺术的笔触,凝聚起人民群众抗击疫情的强大精神力量。欢迎大家积极参与,踊跃投稿。

  • 《圣洁一一赞白衣天使》玉兰花是纯洁的花,文雅的花。是很纯净的花卉。所以它有着很好的寓意,寓意着纯洁的爱,真挚的情,她最有着高洁的品质。所以用它表现喻意护士圣洁的心和奉献精神体现她们无私的情怀和高尚的品德!

  • 《蓝天卫士》在疫情肆虐中,“蓝天卫士”保一方家园、守一方平安,他们在小区里积极开展消毒防疫工作。身背消毒工具的他们,感觉像战无不胜的“剑客”,在不见他人的路上,只有其与病毒抗战、护居民周全的身影,佩服之余便用画笔记录下来。

  • 《爸爸的肩膀》创作灵感源于父女之间浓浓的爱。父亲永远是女儿坚实的后盾,女儿无条件的信任自己父亲,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疾病消除,只有这浪漫的樱花树见证父亲对女儿的爱,知晓父亲肩上的担子。也许这位父亲是医生、是快递员、是120司机、是警察……,他是千千万万城市里平凡父亲的縮影。 武汉是英雄的城市,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千千万万名父亲一定会把春暖花开的武汉还給女儿,春暖花开,武汉樱花盛开的时候,愿能随处可见父亲抱着可爱女儿林荫散步的身影,女儿依偎在父亲溫暖的肩膀上,无忧无虑迎接这最盛大的“樱花雨”。

  • 《与春有约》 颜秋礼

  • 《最美的印迹——2020》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第一时奔赴到防击疫情的战斗中去,为了挽救人民的生命而舍生忘死,她们因为长期佩戴护目镜、口罩等防护用品造成面部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压痕、红肿和溃烂,这些虽影响了她们的面容,但也是她们“品格和精神”上最美的印迹。作者选择其中三个典型的人物头像进行了创作。

  • 《众志成城,抗击疫情》 庚子年春节前突然爆发的新型冠状肺炎,从武汉蔓延至全国,全国各地医疗工作者积极支援抗击湖北疫情。此作品设计元素采用门神,汉族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为元素构思,运用中国传统艺术的剪纸表现形式,进行现代创意的平面布局,整体设计感觉极具视觉冲击力,以此设计来比喻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医疗工作者们,歌颂他们舍小家保大家,不畏艰难保卫人民健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确保国家平安吉祥。

  • 《逆行决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在国家举全国之力奋力抗疫之际,我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为向战斗在抗疫战争一线逆行者们的致以最高的敬意,于2020年2月13日创作完成国画《逆行决胜》。希望以此作品来激励更多的人们,我们齐心协力,在钟南山院士等逆行者的带领下,众志成城,共克艰险,一起坚持、坚守下去! 不惧疫魔,战疫必胜!

  • 《有爱定会赢》 面对"疫情"战场,中国共产党广大党员冲锋在前,特别是党员医务工作者更是身先士卒,奋战在抗疫一线。让党旗飘在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把党的温暖和爱,把一流的医术和服务带到患者身边,让患者在最好的医疗救助下,早日康复。

  • 《携手同心  保卫家园》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无数的医疗战士前赴后继。她们不畏风险,逆向而行,为众人遮风挡雨。自然她们也让无数人牵挂…… 为表达对战斗在防疫一线工作者的敬意,我于2020年2月13日创作完成国画《携手同心 保卫家园》的作品。希望以此作品来激励更多的人。疫情面前,我们要保持良好心态,重防护、勤消毒,减少出门和聚会,保护好自己和家人,一起共渡难关。同时,向一直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你们辛苦了,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 《寒冬过后便是春》国难当前,作为一位画家,既不能像医护人员一样战斗在防疫最前沿,也不能像科研人员一样研制病毒抗体为祖国和人民做出贡献,只能通过画笔来表达自己对奋战在防疫一线工作人员的敬佩之情,愿用手中的画笔为社会做一点自己微薄的贡献。此幅作品构思来源于,畅想疫情结束过之后,春天来了,人们像鸟儿一般飞出家门在户外尽情欢庆此次疫情的胜利,寒冬过去,我们便会迎来生机无限的春天,迎来战斗成功后的满满“硕果”。

  • 《妈妈出征》创作完工于2月11日深夜,历时3天2晚,创作来源于逆行离别的情景,作者将出征形象比作万里长征,有千沟万壑,艰难险阻,是他们为人民而战、无怨无悔、可歌可泣!在这一刻,作者深为他们抛家弃子的舍家为国的情怀感动,他们的离别或许能成功归来,或许与亲人将永远离别,天使在人间。感动之余,作者拿起画笔来为战疫加油!尽自己所能,传播人间大爱。

  • 《走进ICU33室》ICU33室是湘雅重症医学院的其中一个监护室,用医生的话说“在ICU横着比竖着出去的病人要多,但在ICU33室里,你和那位17岁的常德少年(和我同一天做ECMO)都是幸运的竖着出去的,祝你一直好运”。医生的一番话让我对33这个数字记忆深刻,这个数字也是我生命中的幸运数字,女儿说33号也曾是她的学号,我们都很喜欢。于是创作了《走进ICU33室》这幅作品,感谢奋战在一线的所以的医护人员,同时也希望重症患者都能幸运回归家庭,为你们加油,为中国加油!

评论

相关推荐

地址:湘潭县雪松中路849号  办公电话:0731-57880721  OA系统
TCP/IP备案号:湘ICP备19003427号-3   湘公网安备 43019002001055号
湘潭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版权所有

回顶部